1861年10月的一个阴冷清晨,北京城笼罩在深秋的寒意中。菜市口刑场周围早已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股票配资门户网站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。这时,一队清兵押解着一个特殊的犯人缓缓走来。这个犯人身材肥胖,面色苍白,身上穿着已经脏污的白袍和布靴,凌乱的头发和胡须上沾满了泥土和秽物。他的双手被粗麻绳紧紧捆绑在身后,双脚也戴着沉重的镣铐,每走一步都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。
围观的群众中有人高声叫骂,更有甚者向他投掷臭鸡蛋、烂菜叶和石块。不消片刻,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权贵就变得面目全非,脸上布满了淤青和血痕。此人正是肃顺——咸丰皇帝最宠信的大臣,曾经权倾朝野的顾命八大臣之首。
当囚车停在刑场中央时,监斩官睿亲王仁寿重重地拍惊堂木,厉声喝道:肃顺,跪下!然而这位昔日的权臣不仅拒不跪拜,反而昂首挺胸,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慈禧太后。仁寿勃然大怒,立即命令刽子手用沉重的铁柄猛击肃顺的双膝。随着骨头碎裂的声响,肃顺终于瘫倒在地。刽子手手起刀落,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臣就这样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。
展开剩余66%回顾肃顺的仕途,他本是最受咸丰皇帝信任的重臣。1860年,当英法联军攻陷天津、兵临北京城下时,咸丰帝采纳了肃顺等人的建议,留下恭亲王奕?与列强谈判,自己则带着后妃逃往热河行宫避难。次年,年仅30岁的咸丰帝因积劳成疾,在热河行宫病危。临终前,他将年仅6岁的皇长子载淳立为太子,并精心挑选了肃顺等八位心腹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,即后世所称的顾命八大臣。
为防权臣专权,咸丰帝还特意将同道堂印章赐予慈禧太后,御赏印章赐予慈安太后,规定所有诏书必须加盖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。咸丰帝的如意算盘是让外戚与权臣相互制衡,待幼帝成年后再亲政。然而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严重低估了慈禧的政治手腕,而八位顾命大臣在26岁的慈禧面前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。
作为顾命八大臣之首,肃顺确实才华横溢、能力出众。他深谙官场之道,在咸丰朝长期把持朝政。但这也让他养成了骄傲自大的性格,对年轻的慈禧太后和年幼的同治帝充满轻视。他多次公开羞辱慈禧,称其为女流之辈,这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。
咸丰帝驾崩后,慈禧立即开始谋划夺权。她先是说服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,又暗中联络被排挤出权力核心的恭亲王奕?。奕?本就对未能入选顾命大臣心怀不满,在接到慈禧密信后立即赶赴热河吊唁。在肃顺等人放松警惕之际,奕?与慈禧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密谈,制定了详细的政变计划。
回京后,奕?迅速拉拢了兵部侍郎胜保和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等军事将领,同时争取到英国公使的支持。1861年9月,在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途中,慈禧以同治帝体弱为由,说服部分顾命大臣分道而行。她带着载垣、端华抄近路提前三天抵京,立即与奕?发动政变。当肃顺等人押送灵柩抵达北京时,等待他们的已是天罗地网。肃顺在密云被捕,随后与载垣、端华一起被处死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按照大清律例,满族宗室享有免死特权。但慈禧为泄私愤,竟破例将肃顺处斩,足见其恨意之深。这场政变不仅展现了慈禧的政治智慧,更暴露出顾命大臣们的致命弱点——他们太过自负,完全低估了这位年轻太后的野心与能力。这些久经官场的老臣最终败在一个26岁的妇人手中,实在令人唏嘘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